專家稱駕校培訓不規范是酒駕頻發根源
不過,有法律專家提醒,專項行動打擊力度雖大,但執法成本高,且長遠效果也有待觀察。“解決酒后駕駛,事后嚴打固然重要,但嚴格駕校培訓,從源頭強化司機的法律意識才是根本之道。”
8月20日至25日,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走訪了北京幾家知名駕校,電話咨詢了浙江、山東、湖北等地的多家駕校,并采訪了正在學車的一些學員。調查采訪結果證實了法律專家的說法:目前駕校行業混亂、法規課程培訓不規范、發證輕率隨意等。如法培課花錢雇人代上、理論培訓和實際技能訓練的課時遠低于法定時間,而“拿本周期短!”、“一次通過率高!”等更成為駕校競爭的慣用宣傳手段……
“法培課可以花錢雇人代上”根據公安部91號令——《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》,領取駕駛證必須通過三個科目的考試,科目一:道路交通安全法律、法規和相關知識考試科目(俗稱的理論考試,也稱法培課);科目二:場地駕駛技能考試科目(俗稱考樁與設施);科目三:道路駕駛技能考試科目(俗稱路考)。考試順序按照科目一、科目二、科目三依次進行,前一科目考試合格后,方準參加后一科目的考試。在科目一考試合格后,車輛管理所會在3日內核發“駕駛技能準考證明”,而在取得“駕駛技能準考證明”滿30日后可以申請科目三也就是路考的考試。
而自2006年4月1日《機動車駕駛培訓管理規定》實施以來,機動車駕駛培訓實行完全社會化,法律培訓課程也由交管部門統一進行轉為駕校自主進行。伴隨著這一制度改革,市場化的駕校也迅速增多。
但作為司機搖籃的駕校,為何卻培養出越來越多的酒后駕駛司機、甚至是“馬路殺手”?
公安部數據顯示,8月15日至8月28日,全國共查處酒后駕駛違法行為28800起。其中,浙江、山東、上海、江蘇、北京的酒駕數量位居全國前五位;酒駕最多的群體為男性,占比98%,年齡在35~45歲者居多。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交通部2007年修訂的《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教學大綱》明確規定酒后不能駕駛;記者從北京某駕校拿到的一份駕校理論培訓課(俗稱“法培課”)教材,也對酒后不能駕駛的規定有簡要的介紹,而且法規部分也介紹了對酒后駕駛的懲罰規定。駕校“法培課”考試的100道題中,一般有4道左右的試題是與酒后駕駛相關的,包括懲罰規定等。
但經過如此培訓,且考試合格后才拿照上路的司機為何依然有如此多的人酒后駕駛?
“很多司機根本就沒上過法培課,因為一些駕校不僅允許找人代上,甚至還公開宣稱只要學員交錢,雇人上課的事由駕校代辦。”采訪中,一些學員向記者透露說。
事實果真如此嗎?記者在百度上鍵入“代上法培”,很快就找到一則廣告:“北京大興多家駕校長期招生,可代上法培課”。
記者撥打了廣告上的駕校電話,對方回答說:“代上沒有問題,交二百塊錢,你就不用來了。”隨后又補充說,“如果要省錢,找自己的朋友來代上也行。”當記者提出不上課是否會不能通過考試時,得到的答案是:“幾天的課程中老師會劃重點,只要自己在家突擊復習重點、背背題就可以通過。”
北京的另一家駕校更痛快:“法培課不用來,也不用代上,我們跟法培課老師打個招呼,在點名時就算作出勤。”
據了解,按照規定,法培課要求必須考勤,考勤方式一般是點名,學員都有固定座位。“點名時只要座位上有人,就表示出勤,否則算缺勤。”北京的一位學員告訴記者,“原則上缺勤太多是不能參加考試的。”
浙江省是此次行動中被查處酒駕數量比例最高的省份。記者對該省駕校做隨機采訪時,杭州某駕校工作人員除了同樣表示學員可以找別人代上法培課之外,還提供了更好的建議:“一些考點門口有‘黃牛’專門幫忙做這些事的,給一百塊錢就全包,駕校不干涉。”對于不上課能否通過理論課考試,這家駕校表示理論課都是“一學就會,看看書就行”。
- 上一篇:有車沒車考個駕證 浙江學車大軍首超百萬 2011/8/9
- 下一篇:杭州新手上路流行找陪駕 2011/8/7